武漢一所學校火了!20多個學舞蹈的學生,高考成績全線飄紅,100%都過了專業和文化課的雙重門檻。16人綜合分破600,尖子生鄧忠凱更是考出677分的亮眼成績。這群學生入學時成績平平,現在卻集體逆襲,考上了重點大學,到底咋做到的?
這所學校叫武漢情智學校,專門培養舞蹈特長生。學生剛來的時候,文化課成績大多在民辦線和普高線之間徘徊,算不上拔尖。可三年后,他們不僅專業課拿得出手,文化課也突飛猛進,有的甚至比本科線高出270多分。這樣的成績,靠的是學校一套獨特的培養方法。
學校先瞄準了市場需求。現在全國有29所高校新開了舞蹈專業,企業對美育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學校不光教學生跳舞,還讓他們學點“新花樣”。比如,AI技術怎么用來編舞,舞臺上怎么用高科技。這些課程讓學生既會跳舞,又懂行業趨勢,未來找工作更有底氣。
校長徐海宴說,學校的目標是讓學生既能站上舞臺,也能適應社會變化。他們不只教動作,還教學生怎么規劃未來。學生學著學著就明白,自己跳的每支舞,都是在為夢想鋪路。有了興趣和目標,學習動力自然就上來了。
文化課是藝術生的老大難,但這所學校有自己的辦法。副校長劉超帶著團隊,搞了個“三輪沖刺法”。這方法把數學平均分從20分硬生生拉到60分以上,最高一個學生提了62分。政治、歷史、地理這些學科,老師用“考點速記+時政結合”的招數,讓學生記得快、用得活。高三英語老師更是全程盯著,幫文科薄弱的學生一點點突破。
專業課上,學校請來高校教授和國家級舞蹈編導,手把手教學生。每個學生的劇目都經過反復打磨,精益求精。結果,學生在省里、市里甚至全國的舞蹈比賽中頻頻拿獎,專業聯考通過率連創新高。這些獎杯不只是榮譽,更是學生信心的源泉。
學校還把舞臺當課堂。學生小林的故事特別勵志。他以前上臺容易怯場,錯過了不少機會。備戰全國賽時,老師陪著他一幀一幀摳動作細節,最后他憑一支《舞·豐碑回響》驚艷全場,拿下特金獎。小林說,每次登臺都像一次蛻變,高考在他眼里,不過是下一個舞臺。
除了學習,學校還特別注重學生的心態。每天早上的體能訓練,磨的是體力;舞臺上的反復實踐,練的是膽量;文化課的學習,攢的是內涵。學校還開了心理健康課,教學生怎么面對壓力。數據顯示,這群學生心態都很積極,警方,沒有一個出現心理問題。
家長們對學校的評價也很高。他們送來錦旗,上面寫著“培育幸福人生奠基者”。這話不是隨便說的。學校不僅教知識,還教孩子們怎么做人。堅韌、自信、樂觀,這些品質讓學生在高考和人生中都能走得更遠。
學校還有個秘訣,就是“以賽代練”。從區里的藝術節到全國舞蹈展演,學生們把每場比賽都當成實戰演練。每次登臺,都是對技術和心態的雙重考驗。拿了金獎的學生說,舞臺上的歷練,讓他們在高考考場上一點不慌。
武漢情智學校的成績單亮眼:80%的學生考上本科,近50%上了一本。這不是靠運氣,而是靠科學的方法和專業的培養。學校不僅教學生跳舞,還教他們怎么規劃人生。很多家長說,孩子在這里不只是學了技能,還找到了方向。
教育圈里,這所學校的名聲也越來越響。省內外不少同行來考察后,都說學校的“五育并舉”模式值得學習。校長徐海宴的教育理念,成了學校的一大亮點。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只要找對路子,就能發光。
這所學校的成功,離不開對每個學生的用心。老師們不光教書,還陪著學生一起成長。從文化課的突擊訓練到專業課的精雕細琢,再到心理健康的關懷,學校把每一步都做扎實。學生們從普通的中考成績,到高考逆襲重點大學,靠的就是這份全方位的努力。
這樣的故事,聽著就讓人振奮。普通的學生,普通的起點,卻能通過努力和科學的方法,走向不平凡的未來。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嗎?武漢情智學校的做法,給了很多家長和學生啟發:選對方向,踏實努力,夢想就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