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文匯報
馮志剛
馮志剛
數學與科學教育是提升國家基礎科學軟實力與科技競爭力、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基礎載體。高中階段作為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階段,在深化數學與科學教育上有著重要的價值使命,要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與科學精神,承擔好“指”與“引”的功能。“指”強調明確高中數學與科學教育的使命指向,內化學生數學素養與科學精神;“引”強調引導數學與科學教育方式變革,促進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基礎科學與多領域科學發展志趣。
高中數學與科學教育的使命指向學生的數學素養、科學精神內化,以及為創新潛質高中生創設脫穎而出的平臺。深化創新人才早期培育,呼喚學校課程、教學、環境、評價等各方面的科學合理設計,呼喚教師駕馭科學教育與整合科學教育元素的素養提升,呼喚給予學生們“試錯”“探究”“在科學海洋里游泳”的時間和空間,呼喚對數學科學以及多領域科學有發展志趣的強潛能學生培育的大中學、科研院所等合作育人,建立科學領域學術探究共同體是培育基礎數學與科學領域創新人才的重要方略。
無論是數學強潛能學生培育,還是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都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養學生數學學習以及科學領域探究的興趣乃至形成志趣,力求做到學思結合、寓教于樂,給予學生積極參與科學實踐、開展科學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高效地“學”與科學地“玩”。
需要強調的是,高中階段數學“強潛能”學生培育以及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對學生成長的“指”路與“引”航,應以國家必修課程為基座,多視角、多領域開發適合集聚學生特點的數學與科學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潛能與實踐能力,夯實學生的數學素養與科學精神,持續強化向真、向上、向善、向美的人文底色是學生持續探索科學的“原動力”,為創新人才早期培育奠基。(作者為上海市上海中學校長、正高級教師,上海市第五屆教育功臣,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