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嘉興日報
“比成績更重要的 是生命成長”
經開區一學校入選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名單
■記者 羅曉君 通訊員 計曉敏
本報訊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第三批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名單,試點周期為兩年,嘉興經開實驗教育集團入選,成為經開區首個試點校。這份榮譽的背后,是經開實驗教育集團踐行“比成績更重要的是生命成長”教育理念,構建“全面、系統、可及”急救教育體系的生動實踐。
應急救護技能在關鍵時刻能守護生命,也是公眾健康素養的重要體現。從創校之初,經開實驗教育集團便將“守護生命”融入教育基因。
“我們要教會孩子守護自己、幫助他人的能力,才是教育給予生命最珍貴的禮物。”經開實驗教育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急救教育已成為學校的一門“必修課”,通過系統打造四大支撐體系,普及急救觀念、知識和技能,提升全員的應急救護能力,讓學生終身受益。
關鍵處“設防”,讓設施觸手可及。學校積極推動急救設施進校園,教學樓、體育館、食堂等關鍵場所,全面覆蓋AED除顫器、急救包等設備,確保實現緊急情況下3分鐘內可響應,為黃金救援時間爭取“關鍵一分”。
教職工“強能”,讓守護精準專業。學校定期組織校醫、校警、保安開展AED操作專項培訓,全體教師重點強化CPR心肺復蘇等核心技能。從日常教學到校園活動,校園培養了一群“能應急、會施救”的安全守護者。
日常中“浸潤”,讓急救融入成長。學校將急救培訓深度融入入學教育、軍訓、體育課、社會實踐等場景。新生軍訓增設“急救微課堂”,體育課穿插“創傷包扎”趣味教學,社會實踐走進急救中心“沉浸式體驗”;更通過知識競賽、技能展示大賽,讓師生將“救命技能”轉化為“肌肉記憶”。
資源上“破界”,讓校社聯動共護。學校與社區、醫院、公益組織建立常態化合作:社區網格員變身“急救宣講員”,醫院專家定期開設“生命課堂”,公益團隊帶來“急救情景劇”……多方資源的注入,讓急救教育從“校內圈”拓展到“社會面”,惠及更多家庭與群體。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入選國家級試點校是起點,更是責任。學校將深化急救教育改革,探索和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學校急救教育經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