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高新區黃金谷學校搞了個大動作!暑假期間,他們推出“夢想同‘萌’”活動,把學生、家長、社區擰成一股繩,幫孩子們在假期里既學知識又玩得開心。這活動不是走形式,而是真刀真槍讓孩子們成長,點燃他們的夢想火花。
學校先把三年級學生分成小組,每組3到5人。老師們可沒隨便分組,他們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家庭住址和家長情況,精心搭配,確保每個小組都能配合默契。分組后,孩子們立馬展現了自己的活力。他們給小組取了響亮的名字,像“飛翔小隊”“星火戰隊”,還喊出了自己的口號,比如“團結一心,夢想飛揚!”有的小組甚至動手做了標牌,畫上五顏六色的圖案,貼上閃亮的貼紙,個個都像在展示自己的寶貝。
家長們也沒閑著,他們當起了孩子的“學習搭檔”。家里書房變成了課堂,社區活動中心成了討論基地,連圖書館也成了孩子們扎堆的地方。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全程陪著,和孩子們一起查資料、討論問題。有的孩子不會的數學題,組里的小伙伴幫忙講解;有的孩子分享了自己的閱讀筆記,大家一起學。這樣的氛圍,孩子們學得開心,進步也快。
除了學習,活動還安排了各種好玩的環節。孩子們在家長帶領下,跳繩、打羽毛球、下象棋,玩得不亦樂乎。跳繩時,繩子在空中甩得呼呼響,孩子們笑著跳著,汗水都顧不上擦。下棋時,大家皺著眉頭,認真思考每一步,偶爾還會為一個好招拍手叫好。做游戲時,社區活動室里笑聲不斷,孩子們跑來跑去,玩得滿臉通紅。這些活動讓孩子們既放松了身體,也收獲了快樂。
這次活動最大的亮點,是讓孩子們自己定目標。他們有的想提高數學成績,有的想讀完一本厚厚的書,還有的想學會畫畫或打籃球。有了目標,孩子們學得更有勁頭。他們在小組里互相鼓勵,分享經驗,慢慢地,膽小的孩子敢開口了,懶散的孩子也開始認真了。家長們看著孩子們的變化,個個都笑開了花。
社區也發揮了大作用。社區活動中心提供了場地,還組織了公益講座和手工課。有的社區還請來志愿者,教孩子們做科學小實驗,比如用醋和小蘇打做“火山噴發”。孩子們一邊玩一邊學,眼睛里滿是好奇。社區的參與讓活動更有組織,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
從孩子的角度看,這活動讓他們成了學習的主角。他們不再是被動聽課,而是主動選擇想學什么、怎么學。小組合作中,他們學會了傾聽別人,也學會了表達自己。有的孩子說:“以前我不敢跟不熟的同學說話,現在我們像好朋友一樣!”這種變化,比考高分還讓人開心。
家校社三方配合得天衣無縫。老師出主意,家長出力氣,社區給支持,共同為孩子們搭了個成長的舞臺。家長們說,這種活動讓他們更了解孩子,也學會了怎么跟孩子溝通。老師們也發現,孩子們在團隊里更主動,學習效率更高了。
活動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孩子們通過小組合作,懂得了分享和幫助的重要性。比如有個小組,成員之一家里條件不太好,其他家長主動幫忙,提供學習材料,還帶他一起參加活動。這種互助精神,讓孩子們學會了關心別人,也讓家長們更團結。
未來,這樣的活動還能怎么升級?或許可以加入更多科技元素,比如線上學習平臺,或者組織孩子們去博物館、工廠參觀,拓寬眼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家校社的努力,就是要讓這些夢想開花結果。你覺得這樣的活動怎么樣?如果是你,會想讓孩子參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