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小朋友手拉手,澤普和克拉瑪依的研學之旅火了!30個孩子,帶著好奇和笑臉,走進古勒巴格景區,圍著那棵老愛情樹,聽故事,聊家鄉。這棵樹枝繁葉茂,像個老朋友,見證了兩地孩子的心越靠越近。
孩子們來到葉爾羌河國家濕地公園。水面清得像鏡子,草木倒影搖晃,漂亮極了。講解員帶著他們走木棧道,講濕地怎么保護,動植物怎么共生。小朋友們瞪大眼睛,聽得認真,恨不得把這些知識全裝進腦子里。
劉國忠先進事跡展示館里,氣氛安靜下來。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訴說這位英雄的奉獻人生。孩子們站在展品前,眼睛一眨不眨,心里滿是敬佩。澤普縣第二小學的李易欣說:“看到這些,我覺得我們現在的日子真好,得珍惜。”
黑水營沙漠公園又是另一番風景。金黃的沙丘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孩子們踩著沙子,感受沙漠的遼闊。講解員講起當年的英雄故事,孩子們聽得入迷,仿佛自己穿越回了那段傳奇歲月。克拉瑪依市第十八小學的柏千雅說:“沙漠太壯觀了,故事也讓我震撼,覺得和平生活來之不易。”
這次活動不只是玩。澤普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底蘊,讓克拉瑪依的孩子們大開眼界。古勒巴格鄉的鄉村風情、濕地公園的生態之美、沙漠公園的歷史故事,每一處都讓孩子們感受到不一樣的精彩。兩地小朋友一邊走一邊聊,分享自己家鄉的趣事,笑聲不斷。
李易欣還說:“和克拉瑪依的同學一起,感覺特別親切。雖然我們住的地方遠,但心貼得很近。”她的話道出了所有孩子的心聲。不同家鄉的孩子,聊著聊著就成了好朋友,彼此的尊重和好奇,讓這份友誼更珍貴。
黑水營沙漠公園的沙丘旁,孩子們圍坐一起,分享帶來的小零食。澤普的孩子拿出當地的核桃,克拉瑪依的孩子分出自己帶的奶糖。吃著零食,聊著故事,氣氛溫馨得像一家人。馮文說:“這次旅行讓我交到真心朋友,還學到好多課本里沒有的知識。”
活動背后,兩地學校和老師們下了不少功夫。克拉瑪依市第十八小學的黃擁華老師說:“看著孩子們在活動中成長,我特別欣慰。這段經歷會是他們一輩子的回憶。”老師們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多辦,讓孩子們有更多機會走出去,看世界。
數據也說明了這次活動的意義。據統計,澤普縣和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已經合作舉辦了三次類似的研學活動,累計有近百名學生參與。每次活動,孩子們都能通過互動,學到新知識,交到新朋友。這樣的交流,不僅讓孩子們長見識,也讓兩地的情誼更深厚。
這場研學之旅,搭建起了一座友誼的橋。孩子們在澤普的山水間,感受自然之美;在英雄的故事里,學會感恩生活。兩地的小朋友手拉手,笑著鬧著,彼此的家鄉在他們心中變得更親切。這份情誼,像沙漠里的胡楊樹,扎根深,活得久。
這樣的活動,你覺得該不該多來點?孩子們走出去,交朋友,學知識,未來會不會更懂得珍惜和包容?或許,這就是研學活動的魅力——讓小朋友們在歡笑中,學會愛家鄉,也愛更大的世界。